小編玉米話題分享
話題分享:影響消防人員在火場搶救的耐力表現的是有氧體能?
其實答案介於是與不是之間。
先講結論是:對!會影響,但是不是主要影響因素,而且還要看訓練方法。
第一.有氧體能決定的是強度與強度之間的恢復能力,也就是說,有氧體能良好的消防戰術執行員在執行消防任務時,他的工作就像是一個強度高、強度低反覆隨機發生的狀況,那麼在低強度的狀況時,有氧體能好的戰術執行員,他便開始恢復了,所以他確實可能撐比較久。但是,如果他在強度高時已經垮了,他就是撐不下去的那個。而且穿上P.P.E個人防護裝備之後,鮮少有低強度的有氧發生。
第二.無阻力的有氧體能並不會提升有阻力的有氧體能。曾有不少肌力與體能訓練專家在訓練機構發現這件事,許多優秀的馬拉松跑者與三鐵運動員初次進行肌力訓練,在動態暖身輕阻力的訓練時,因為肌力不足,導致心肺功能跟不上得累垮了!
同理,穿上P.P.E時,所有的運動都是有阻力的體能,傳統的無阻力的長跑體能訓練並不會提升這方面的體能。
Cal Dietz在這方面找到了一個方法,他讓運動員做50%負荷的臥推與背蹲舉,反覆操作5分鐘,達到提升有阻力的有氧體能的方法。
第三.傳統的長距離慢跑訓練,在有氧體能的提升有其極限值,決定長距離慢跑成績的能力,是最大攝氧量VO2 Max,這個數值的極限值在非常年輕時已經決定,再多的訓練並不會提升這個能力,提升的主要是動作的經濟性。所以只是做的更節能而已,轉換成消防戰術執行並無法將這個經濟性帶過來,若要提升消防戰術執行的經濟性,在專項轉換階段,穿著P.P.E做一些不違背人體自然動作的活動,作為專項轉換訓練,比起一般的長跑訓練更有效率。
另外提升動作經濟性,更有效率的方法是,是提升爆發力,而在背蹲舉2倍體重前,增加的肌力就直接增加爆發力,所以還沒達標的,更應該朝增加下肢推肌力的目標努力。
總結一下,很多人可能覺得肌力與體能教練根本只是肌力教練。其實不然,並不是我們只練肌力,而是肌力訓練需要一步一腳印的打基礎,才能到進階者的程度。體能訓練則是非常快速可以到位的,只要經過一兩個月合理編排,都可以達到尖峰的體能表現。而且停止訓練後體能也是很快的衰退,肌力則是在停止訓練後仍然可以保留一陣子,衰退之後再重拾也很快速。以訓練的效益來說,訓練肌力是最好的投資。而且別忘了,#沒有肌力訓練體能是災難。